2020中国移动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琶洲保利世贸博览馆拉开帷幕。大会以“5G融入百业 数智引领未来”为主题,展示了多行业的5G赋能成果。除了5G创新应用的展示受到现场与会者的热烈关注,《中国移动中低速物联网业务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也在万众期待下于大会主论坛现场发布。
▲零零智能CEO周少斌先生(左1)作为特邀嘉宾企业代表出席发布会现场
该白皮书以加深业界对中低速物联网业务理解,推动中低速物联网在垂直行业应用落地为基础,梳理了中低速物联网主要特性、典型业务特点及应用场景、企业应用案例等,并从加强业务研究、补齐产业短板和拓展商业模式三个方面探讨了产业链深化合作的方向,为社会各界深入了解中低速物联网业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白皮书开篇即指出目前中低速物联网所面临的的机遇与挑战,在工信部25号文《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政策要求下,2G/3G 物联网终端逐步向NB-IoT和LTE Cat.1逐步迁移。中低速物联网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NB-IoT和LTE Cat.1将齐足并驱,承载丰富的物联网应用。然而,受限于NB-IoT商用时间不长、LTE Cat.1网络服务刚起步,中低速物联网应用还未能遍地开花。当务之急是加深业界对中低物联网业务的认识,加速在垂直行业的应用落地。
接着,白皮书对典型中低速物联网接入技术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对比,并就网络能力、无线空口特点、演进方向三大主要特性指标对LTE Cat.1、NB-IoT进行了详细解释说明,然后就对比结果发布了基于业务需求的应用指导意见。
▲典型中低速物联网技术对比
从上表可见,NB-IoT在覆盖、功耗、传输速率等方面符合低功耗广域覆盖类业务需求,适合需远距离传输、通信数据量小、时延要求不高的低速物联网应用;LTE Cat.1或eMTC 技术更适合于对移动性及速率要求较高、数据量大、需要语音功能的业务;Lora是使用非授权频谱的广域低功耗技术代表,具有较好的性能指标,但与NB-IoT、LTE Cat.1等采用授权频段的技术相比,后者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及可信度,在身份凭证安全、认证机制、密钥管理方面可提供电信级的充分安全保障。
最后,白皮书综合考虑各类业务需求及网络特性,将中低速物联网业务划分为如下五类,并针对每类业务分析其核心特征及适合的技术,给出典型场景示例。
适宜优先选择NB-IoT的业务场景
功耗高敏感业务,优先选择NB-IoT
常见业务包括:智能烟感、智能停车、供水漏损治理、市政井盖监管、环境监测、水文监测等。
成本高敏感业务,优先NB-IoT
常见业务包括:面向广域覆盖、小区海量接入的智慧表计,如:燃气抄表、智能水表、 工厂仪表监测等。
适宜优先选择LTE Cat.1的业务场景
时延高敏感业务,优先LTE Cat.1
常见业务包括:工业数据采集及控制终端、电力配网监控,交通信号控制机、远程设备控制、共享按摩椅等。
有移动性要求业务,优先LTE Cat.1
常见业务包括:可穿戴设备,智能电动车,移动POS、资产追踪等。
有语音要求业务,优先LTE Cat.1
常见业务包括:儿童手表、智能摄像头、低端4G手机等。
中国移动希望以白皮书发布为契机,联合产业链合作伙伴,积极推动物联网行业标准化建设,加快推动中低速物联网业务应用规模落地,促进多方互利共赢,实现生态圈价值共创,为物联网行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